盤州市支行客戶經(jīng)理走訪當?shù)厣啼仭?/p>
入夏后,云貴高原小雨淅淅,晚8點,郵儲銀行貴州省盤州市支行客戶經(jīng)理小楊緊了緊衣領,叩響了蛾螂鋪巷口的鐵門。門縫里透出警惕的目光:“這么晚上門,你們不會是騙子吧?”當看清他胸前被雨水洇濕的工牌,五金店廖老板突然一拍大腿:“楊經(jīng)理!上次淋雨給我送材料的就是你!”
這樣的場景,在過去30天里上演了1200余次。自盤州市支行“千企萬戶”走訪活動開展以來,由27人組成的6支“金融小分隊”在全市大街小巷書寫著別樣的“普惠故事”。
會議室里的“冷板凳”
故事要從一個月前那場尷尬的宣講會說起。精心布置的翰林街道辦事處會議室里,整齊擺放了茶水和宣傳手冊,在“小微企業(yè)融資綠色通道”展板下,卻稀稀拉拉坐著幾個街道工作人員和幾位面孔透著迷茫的老人。
“我兒子在城西開店,可他戶口也不在這兒……”拿著宣傳單的王大媽嘀咕道。而另一角,穿圍裙的周大姐正小心擦拭著圍裙上的油漬——她經(jīng)營烤鴨店三年,想添置新烤爐卻差5萬元,也誤打誤撞進了會場。
“按戶籍通知,確實漏掉了很多實際經(jīng)營的商戶,況且這個時點很多人忙著看店,根本來不了?!苯值擂k工作人員有些尷尬地解釋。
“是我們想錯方向了?!北P州市支行負責人凝視著街道辦提供的戶籍名冊,指尖劃過那些與實際經(jīng)營者錯位的名字,“商戶的根扎在灶臺邊、貨架旁,我們就該到煙火氣里找答案?!?/p>
隨即,盤州市支行當晚便調整了策略。
街巷里的“移動銀行”
次日清晨,6支背著定制帆布包的“金融小分隊”從盤州市支行出發(fā)了。
清晨7點的江源路餃子館,正是最忙的時候。孫老板邊包餃子邊嘆氣:“店面太小、位置不夠坐,客人等不及都走了,我想盤下隔壁卻湊不夠錢?!?/p>
客戶經(jīng)理小楊直接蹲在面案旁,用沾著面粉的手指點開手機銀行,說:“您現(xiàn)在申請,兩小時‘極速貸’就到賬?!睂O老板一番操作后,到賬提示音便響起。
這樣的場景在走訪中不斷復現(xiàn):深夜11點的燒烤攤前,客戶經(jīng)理與攤主圍坐在炭火旁測算貸款額度;暴雨傾盆的傍晚,客戶經(jīng)理蹚過積水路段,只為趕在商戶關門前送上定制方案……
“金融小分隊”隊員們的鞋底丈量出的不僅是盤州街巷的地理坐標,更是金融服務與企業(yè)發(fā)展的同頻共振。
賬本里的“民生溫度”
在盤州市支行信貸部“成長檔案”里,五金店廖老板的案例被標注為“信任拐點”。初次上門時,他揮著賬本趕人:“你們銀行就愛看這些‘鬼畫符’,我都被銀行拒過兩次了,你們能有啥辦法?”
客戶經(jīng)理不急不惱,積極向廖老板講解小微企業(yè)成功融資案例:“您前面那位賣建材的左姐,和您情況差不多,后來我們用‘信用+納稅’模式幫她貸到了20萬元。”聽著客戶經(jīng)理的講解,廖老板眼神漸漸亮了起來。
這些浸潤著人間煙火的數(shù)據(jù)里還藏著更多溫情:120份量身定制的融資方案,2220萬元精準灌注的金融“活水”,以及部分特殊檔案——那里記載著客戶經(jīng)理連續(xù)5日蹲守、教會七旬老人查賬,幫水果攤主搭建直播間的故事……
正如盤州市支行工作人員走訪日志所寫:“真正的普惠,是讓每一個小微企業(yè)都能看到希望?!?/p>
普惠路上“永不打烊”
夜色已深,盤州市支行信貸部的燈還亮著。客戶經(jīng)理們整理著當天的走訪記錄:孫老板餃子館擴建后客流量翻倍;張哥燒烤攤購置冷藏柜后營業(yè)額漲了近四成;還有五金店廖老板發(fā)來的視頻——新設備正轟隆作響。
“以前總覺得銀行門檻高,現(xiàn)在才知道,你們是真的愿意彎下腰,了解我們小老板的難處?!比缃?,在盤州市支行支持下,周大姐的新烤爐已經(jīng)啟用,產(chǎn)能提升、生意蒸蒸日上……
而這場持續(xù)一個月的“大走訪”,早已超越了簡單的業(yè)務范疇。當郵儲人帶著真誠去敲開每一扇店門,用耐心去傾聽每一個夢想,他們收獲的不僅是一本本寫滿需求的賬目,更是商戶們眼中的信任與期待。